联系我们
历届评选结果
2023年
TOP10
TOP100
2022年
TOP10
TOP100
2021年
TOP10
TOP100
2020年
TOP10
TOP100
2019年
TOP10
TOP100
2018年
TOP10
TOP100
2017年
TOP10
TOP100
2016年
TOP10
TOP100
期刊申报
活动介绍
首页
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优秀论文
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遴选结果
TOP100评选结果
内科
外科
妇儿
五官
医技
肿瘤
公卫/护理
其他
PA-HSOS严重度分级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PA-HSOS患者预后的研究
(编号103)【
0
票】
PA-HSOS严重度分级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PA-HSOS患者预后的研究
摘要目的 探究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PA-HSOS)严重度分级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PA-HSO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间危重或药物治疗无效,行TIPS治疗的PA-HSOS患者的临床资料。PA-HSOS患者的严重程度分级参考欧洲血液及骨髓移植协作组成人可疑肝窦阻塞综合征新严重度分级标准并做适当修改和定义,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TIPS治疗后生存时间、分流道失功能发生率及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的差别。采用单因素Cox或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个变量对于结局的影响,将P < 0.1的变量作为对于结局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协变量引入Cox或二项logistic回归分层回归分析后予以控制,将PA-HSOS严重度分级作为哑变量进行分析。 结果 共收集102例患者资料,中位随访时间为14.52个月。不同严重度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3),中度患者的死亡风险是轻度患者的1.575倍(95%CI:0.216~11.457,P = 0.654);重度和极重度患者的死亡风险是轻度患者的7.424倍(95%CI:1.612~34.197,P = 0.010),术后肝性脑病再发率、分流道失功能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 结论 PA-HSOS严重度分级对TIPS术治疗的PA-HSOS患者结局有预测价值,可以作为指导TIPS干预时机的一个重要参考
共病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潜在 风险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编号104)【
0
票】
共病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潜在 风险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摘要】 目的 调查抑郁症共病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 anxiety disorder,GAD)的流行情况并探索潜在的发病风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共纳入国内 9家中心的 1 086例抑郁症患者。采用MINI诊断抑郁症和GAD,使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 Scale,LES)和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分别评估生活应激水平和童年期虐待。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 item,HAMD17)、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short scale for China,EPQ‑RSC)评估患者的抑郁症 状严重程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人格特点。使用 Pearson 相关分析、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索临床特征、生活应激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抑郁症共病 GAD 的关系。结果 1 086例抑郁症患者中,276例(25.4%)共病 GAD(共病 GAD 组),810例(74.6%)不共病 GAD(不共病GAD 组)。共病 GAD 组的患者存在成年期应激的比例高于不共病 GAD 组[60.2%(165/276)与 39.9% (321/810),χ²=33.993,P<0.01],2组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共病GAD组患者的神经质水平更高、外向性水平更低。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成年期应激(OR=1.720, 95%CI 1.262~2.343,P<0.01)和高神经质水平(OR=1.211,95%CI 1.141~1.286,P<0.01)与抑郁症共病GAD有关。结论 成年期应激和神经质水平高可能是抑郁症共病GAD的潜在风险因素,这为抑郁症患者亚群进行更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提供了线索。
广东省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
(编号107)【
0
票】
广东省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广东省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及主要危险因素状况。方法本研究是2013年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的一部分,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样本人群进行逐户家访,共调查了广东省内6个监测点的16724名成年居民。脑卒中后至2013年8月31日仍幸存者被认为是患病病例,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一年内的首次发病者被认为是发病病例,死亡者被认为是死亡病例。结果16724名受调查者中,共有脑卒中患者155例,患病率为926.8/10万;一年内病例33例,发病率为197.3/10万;死亡病例10例,死亡率为59.8/10万。年龄标化后,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73.7/10万、168.6/10万和49.4/10万。男性脑卒中患病粗率为1081.1/10万,明显高于女性的777.2/10万,城市居民脑卒中患病粗率为1785.7/10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706.3/10万。共有130例(83.9%)患病病例在起病7 d内住院治疗。在155例患病病例中,脑梗死121例(78.1%),脑出血28例(18.1%),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1.3%),不确定型4例(2.6%)。脑卒中患者中,99例合并高血压(63.9%)、36例合并血脂异常(23.2%),33例合并吸烟(21.9%)。结论广东省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城市地区的脑卒中负担比农村更重,流行病学状况值得高度重视。
Persistence and clearance of viral RNA in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编号111)【
0
票】
Persistence and clearance of viral RNA in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中国HIV阴性宿主肺隐球菌病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号112)【
0
票】
中国HIV阴性宿主肺隐球菌病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我国呼吸学科肺隐球菌病的诊疗现状,完善对HIV阴性肺隐球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 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涂片培养、抗原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病原学诊断方法,在22家参研单位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室筛检肺隐球菌病,连续纳入研究期间收治的所有HIV阴性肺隐球菌病病例,采集并分析主要临床资料。 结果 共入选肺隐球菌病患者457例,其中播散性感染占3.28%(15/457),病死率0.88%(4/457),主要的诊断依据为组织标本病理检查的阳性结果(74.40%,340/457)和隐球菌抗原检测的阳性结果(37.64%,172/457)。肺隐球菌病占同时期呼吸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2.04‰(457/223 748),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该比例最高;70.24%(321/457)的患者不合并任何基础疾病,87.75%(401/457)的患者无已知免疫缺陷;咳嗽、咳痰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5.16%(115/457)的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影像表现方面,肺内多发病变多于孤立病变,胸膜下病变多于肺门周围或内中带病变,形态上则以直径1~5 cm的中等大小结节和直径3 mm~1 cm的小结节最为常见。血清隐球菌抗原的敏感率为71.99%(203/282), 抗原阳性患者在基础免疫状态、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感染类型等方面均有别于抗原阴性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感染相关炎症指标水平、影像学特点、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以及预后等方面有别于非免疫缺陷患者。 结论 我国HIV阴性肺隐球菌病多数无合并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总体预后良好,但临床类型多样,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诊断难度较大。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coronavirus cases in tertiary hospitals in Hubei Province
(编号115)【
0
票】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coronavirus cases in tertiary hospitals in Hubei Province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coronavirus causing severe pneumonia in human: a descriptive study
(编号119)【
0
票】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coronavirus causing severe pneumonia in human: a descriptive study
帕拉米韦、奥司他韦和安慰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号121)【
0
票】
帕拉米韦、奥司他韦和安慰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帕拉米韦三水合物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的急性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和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年龄15~70岁,起病在48 h内,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体温超过38 ℃,至少有两个流感伴随症状,流感症状体征(influenza symptoms and signs,ISS)严重程度评分≥2 分者。重症流感患者、合并慢性心肺疾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血液透析、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免疫功能缺陷,有合并细菌感染临床表现患者以及孕妇除外。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2∶2∶1随机分配进入帕拉米韦组、奥司他韦组和安慰剂组。疾病持续时间是主要研究终点,次要研究终点包括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恢复正常生活起居所需时间、流感病毒阴转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133例受试者纳入本研究,4例被剔除(1例没有医疗记录,2例违背入排标准,1例没有服药),全分析集人群共129例,其中帕拉米韦组49例,奥司他韦组54例,安慰剂组26例。帕拉米韦组、奥司他韦组和安慰剂组疾病持续时间[M(P25,P75)]分别为96(76,120)h、105(90,124)h和124(104,17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恢复正常生活起居所需时间和病毒学阴转率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确诊的轻症流感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真实世界研究
(编号123)【
0
票】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真实世界研究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存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机械通气触发的影响
(编号125)【
0
票】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存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机械通气触发的影响
目的 比较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和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存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触发延迟和触发功的影响。方法 纳入内源性PEEP≥3 cmH2O(1 cmH2O=0.098 kPa)且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分别在NAVA和PSV模式下采用低、中、高3种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ervo Tracker软件持续记录呼吸机波形、呼吸力学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吸气潮气量(Vti)、分钟通气量(VE)、气道峰压(PIP)、吸气时间],计算触发和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触发功和总呼吸功。结果 共纳入14例AECOPD患者,内源性PEEP为(4.3±1.3)cmH2O。PSV模式吸气触发延迟时间与内源性PEEP呈正相关(r=0.913,P<0.05)。与PSV比,NAVA在低、中、高通气压力支持水平时均能降低触发延迟时间[(48±17)ms 比(167±86)ms,(63±65)ms 比(247±240)ms,(63±49)ms 比(342±192)ms,P 值均<0.05]和触发功[(0.92±0.36)μV∙s 比(1.22±0.70)μV∙s,(1.08±0.51)μV∙s 比(1.62±1.25)μV∙s,(1.20±0.96)μV∙s 比(2.29±1.02)μV∙s,P 值均<0.05]。PSV模式时,随着通气压力支持水平的升高,触发延迟时间明显延长[(167±86)ms,(247±240) ms,(342±192)ms,P<0.05]。结论 存在内源性PEEP的AECOPD患者,在PSV模式下存在明显的触发延迟,且与内源性PEEP水平呈正相关。NAVA可显著缩短触发延迟时间,并减少触发功。
白细胞介素37对脓毒症小鼠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机制
(编号136)【
0
票】
白细胞介素37对脓毒症小鼠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在脓毒症状态下白细胞介素(IL)-37对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分离纯化C57BL/6J小鼠脾脏Treg,进行体外培养,并将细胞分为健康对照组,脂多糖(LPS)组、IL-37组、LPS+IL-37组、LPS+3-Methyladenine(3-MA)组、LPS+3-MA+IL-37组、LPS+雷帕霉素(rapamycin)组、LPS+雷帕霉素+IL-37组。细胞培养24 h、48 h及72 h后,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及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Treg中IL-10和TGF-β分泌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叉头翼状转录因子(Foxp3)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并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小体的形成及数目,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Ⅱ以及Beclin1表达。此外,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小鼠脓毒症模型,记录并比较各组小鼠生存率差异。结果 在LPS刺激Treg 24 h、48 h及72 h后分别给予IL-37处理,观察到LPS与IL-37协同刺激72 h后Treg功能明显增强;分别予以LPS和IL-37刺激Treg细胞后,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明显增多。分别用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改变细胞自噬活性,发现3-MA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Treg功能显著下降,雷帕霉素处理组Treg功能则出现增强。3-MA处理组上清液中TGF-β分泌水平明显下降,雷帕霉素处理组TGF-β分泌量则明显增加,而各组上清液中IL-10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37干预能提高脓毒症小鼠生存率,其中以IL-37预处理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IL-37能以自噬依赖途径增强Treg免疫功能,进而维持脓毒症时机体免疫反应平衡,改善脓毒症小鼠预后。
Cold-chain transportation in the frozen food industry may have caused a recurrence of COVID-19 cases in destination: Successful isolation of SARS-CoV-2 virus from the imported frozen cod package surface
(编号137)【
0
票】
Cold-chain transportation in the frozen food industry may have caused a recurrence of COVID-19 cases in destination: Successful isolation of SARS-CoV-2 virus from the imported frozen cod package surfac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ndemic has spread in 220 countries/regions to wreak havoc to human beings around the world. At present, the second wave of COVID-19 has begun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The complete control of COVID-19 is very urgent. Although China quickly brought the virus under control, there have been eight sporadic outbreaks in China since then. Both in Xinfadi of Beijing and Dalian outbreak of COVID-19, environmental swab samples related to imported cold chain food were tested nucleic acid positive for SARS-CoV-2. In this outbreak in Qingdao, we directly isolated SARS-CoV-2 from the cod outer package's surface swab sample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orldwide, SARS-CoV-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imported frozen cod outer package's surface, which showed that imported frozen food industry could import SARS-CoV-2 virus.
Infestation risk of the intermediate snail host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mproved results by spatial reassessment and a random forest approach
(编号138)【
0
票】
Infestation risk of the intermediate snail host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mproved results by spatial reassessment and a random forest approach
Background Oncomelania hupensis is only intermediate snail host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and distribution of O. hupensi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the surveillance of schistosomiasi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feasibility of a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weighted by spatial distance for risk prediction of schistosomiasis distribu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China, with the aim to produce an improved precision reference for the national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programme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nail survey sites without losing predictive accuracy. Methods The snail presence and absence records were collected from Anhui, Hunan, Hubei, Jiangxi and Jiangsu provinces in 2018. A machine learning of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based on a set of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variables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breeding sites of the O. hupensis intermediated snail host of S. japonicum. Different spatial sizes of a hexagonal grid system were compared to estimate the need for required snail sampling sites. The predictive accuracy related to geographic distances between snail sampling sites was estimated by calculating Kappa and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Results The highest accuracy (AUC = 0.889 and Kappa = 0.618) was achieved at the 5 km distance weight. The five factors with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to O. hupensis infestation probability were: (1) distance to lake (48.9%), (2) distance to river (36.6%), (3) isothermality (29.5%), (4) mean daily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28.1%), and (5) altitude (26.0%). The risk map showed that areas characterized by snail infestation were mainly located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with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in the dividing, slow-flowing river arm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Anhui, followed by areas near the shores of China’s two main lakes, the Dongting Lake in Hunan and Hubei and the Poyang Lake in Jiangxi. Conclusions Applying the machine learning of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made it feasible to precisely predict snail infestation probability, an approach that could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hinese schistosome surveillance system. Redesign of the snail surveillance system by spatial bias correction of O. hupensis infest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sites required to investigate from 2369 to 1747.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明显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Ⅳ期临床研究
(编号146)【
0
票】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明显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Ⅳ期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Ⅳ期临床研究,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全国65家国家临床试验机构的神经内科专业组共同完成。于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连续入组发病时间≤48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为7~25分的急性前循环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其中937例(治疗组466例,对照组471例)进入最终全分析集进行分析。以用药后14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分比例和Barthel指数为疗效终点,安全性终点指标包括用药后14 d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心电图结果。结果 共入组946例患者,其中937例纳入最终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组用药后14 d mRS≤1分受试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2/466(21.89%)和76/471(16.1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677,95%CI 0.484~0.948,P=0.0231);治疗组病后14 d Barthel指数≥95分受试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5/466(26.82%)和91/471(19.3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632,95%CI 0.459~0.869,P=0.0047)。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即可显著改善患者残障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Sepsis 3.0对ICU脓毒症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验证
(编号147)【
0
票】
Sepsis 3.0对ICU脓毒症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验证
目的 验证Sepsis 3.0诊断标准下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快速SOFA(qSOFA)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以及患者入院时的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总胆红素(TBil)、血小板计数(PLT)、血肌酐(SCr)、血乳酸水平等一般资料,进行SOFA评分、qSOFA评分,筛选符合Sepsis 3.0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作为SOFA组和qSOFA组。 结果 纳入的545例脓毒症患者中符合Sepsis 3.0诊断标准者189例,其中SOFA组脓毒症发生率为34.68%,qSOFA组脓毒症发生率为1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F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qSOFA组〔28.04%(53/189)比42.53%(38/87),P<0.05〕,qSOFA组病死率约为SOFA组的1.52倍。评分方面,死亡组患者SOFA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分:8.74±0.42比7.10±0.23,P<0.01);死亡组和存活组q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2.32±0.48比2.16±0.37,P>0.05)。实验室指标方面,死亡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分:8.15±0.67比12.48±0.36)、血乳酸水平高于存活组(mmol/L:8.55±4.66比2.31±0.16,P<0.01);两组PaO2/FiO2、TBil、PLT、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Sepsis 3.0可用于ICU脓毒症患者的诊断,SOFA评分比qSOFA评分更适用于ICU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SOFA评分、GCS评分、血乳酸水平可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消化道症状与肝功能 损伤的临床特点
(编号157)【
0
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消化道症状与肝功能 损伤的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消化道症状与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2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收治的251例COVID-19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消化道症状包括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的比例。将患者分为普通型(76例)、重型(65例)和危重型(110例),分析不同临床分型和有无消化道症状的COVID-19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和肝功能指标如TBil、DBil、ALT、AST、ALP、GGT、LDH、白蛋白、球蛋白等结果。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COVID-19患者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纳差(33.9%,85/251)、腹泻(12.0%,30/251)、恶心呕吐(7.6%,19/251)和腹痛(1.2%,3/251)。143例(57.0%)患者发生肝功能损伤,其中危重型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比例高于普通型和重型患者[75.5%(83/110)比40.8%(31/76)和44.6%(29/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765、16.865,P均<0.01);普通型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比例与重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消化道症状患者肝功能损伤比例与无消化道症状患者比较[57.8%(67/116)比56.3%(76/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患者TBil、DBil、ALT、AST、ALP、GGT、LDH、球蛋白水平的中位值,以及TBil水平>34.2 μmol/L、DBil水平>13.6 μmol/L、ALT水平>80 U/L和AST水平>80 U/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3.5 μmol/L、4.9 μmol/L、44.5 U/L、50.0 U/L、64.0 U/L、41.0 U/L、527.0 U/L、33.6 g/L、7.3%(8/110)、7.3%(8/110)、17.3%(19/110)、17.3%(19/110),均高于普通型患者的9.5 μmol/L、2.9 μmol/L、28.5 U/L、28.5 U/L、54.0 U/L、25.5 U/L、225.5 U/L、30.1 g/L、0、0、6.6%(5/76)、2.6%(2/76),以及重型患者的10.4 μmol/L、3.4 μmol/L、30.0 U/L、31.0 U/L、49.0 U/L、25.0 U/L、284.0 U/L、30.7 g/L、0、0、6.2%(4/65)、1.5%(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64、-5.507、-4.000、-6.558、-3.112、-4.333、-4.858、-3.873,Fisher确切概率法、Fisher确切概率法,χ2=4.574、9.620;Z=-3.060、-3.850、-3.923、-5.005、-9.495、-7.651、-3.853、-2.725,Fisher确切概率法、Fisher确切概率法,χ2=4.425、10.169;P均<0.01);危重型患者的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的中位值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分别为85.3 g/L、28.2 g/L、0.8,均低于普通型患者的157.3 g/L、32.3 g/L、1.1,以及重型患者的133.6 g/L、31.6 g/L、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631、-3.647、-4.924、-4.503、-5.283、-3.903,P均<0.01)。有腹泻患者的中位白蛋白水平低于无腹泻患者(28.2 g/L比30.5 g/L),TBil水平>20.0~34.2 μmol/L的患者比例高于无腹泻患者[70.0%(21/30)比10.9%(24/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82, χ2=62.788;P均<0.05)。 结论 COVID-19患者消化道症状中以纳差最常见,腹痛发生率较低,危重型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高。有无消化道症状与肝功能损伤比例无关,有腹泻症状的患者白蛋白水平更低。
二甲双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与SLC47A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号159)【
0
票】
二甲双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与SLC47A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二甲双胍治疗SLE疗效及安全性与SLC47A1 rs2289669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盲态纳入二甲双胍治疗SLE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完成试验并自愿捐献外周静脉血样本的受试者,检测SLC47A1基因多态性位点突变情况。分析记录随访12个月内二甲双胍组和安慰剂组受试者SLE疾病活动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疗效/安全性和不同基因型的相关性。分别使用t检验、X2检验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5月24日至2017年12月13日,共盲态纳入二甲双胍组受试者31例,安慰剂组35例。纳入的受试者基线期临床表现(SELENA)-SLEDAI及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检测,受试者SLC47A1 rs2289669 基因分型(AA型、GA型、GG型)在二甲双胍组与安慰剂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甲双胍组中,出现疾病复发的受试者较未复发的受试者具有更低频率的A等位基因[25%(4/16)与61%(28/46),X2=6.116,P=0.019 8];AA型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GG型[0(0/8)与57%(4/7),X2=6.234,P=0.012 5]。二甲双胍组受试者感染发生率较安慰剂组更低[38%(12/31)与69%(24/35), X2=5.913,P=0.015 0],但二甲双胍组中不同基因型受试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型受试者较GG型受试者呈现感染发生率降低的趋势[38%(3/8)与72%(5/7),X2=1.727,P=0.188 8]。结论 二甲双胍具有良好安全性,可能降低SLE疾病复发风险。二甲双胍治疗SLE的疗效与SLC47A1基因多态性具有相关性,AA基因型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较GG型及GA型可在降低疾病复发率方面得到更优获益。
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的稳定性与有效性研究
(编号165)【
0
票】
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的稳定性与有效性研究
【摘要】 目的 考察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EC”为重组融合蛋白“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以下简称“EC”)原液的储存稳定性、成品储存及使用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方法 (1)原液储存稳定性研究:将3批次EC原液储存于-70℃,观察0~36个月,保存0、3、6、9、12、18、24、36个月时取样进行致敏效应试验、鉴别试验、效价检测,以及等电点、分子量、蛋白质含量、纯度(电泳法)等检测,其中致敏效应试验用豚鼠分为试验组(注射EC原液)与对照组(注射稳定剂),观察注射后动物反应,两组动物反应应无差异;鉴别试验为卡介苗致敏后豚鼠分别皮内注射EC原液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观察测量豚鼠皮肤试验检测结果,EC原液皮肤试验应呈阴性反应(硬结或红晕平均直径<5mm),而TB-PPD皮肤试验应呈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效价检测为结核分枝杆菌活菌致敏后6只豚鼠分别皮内注射3个稀释度的EC原液及参考品,观察测量豚鼠皮肤试验检测结果,不同稀释度的EC原液与参考品皮肤试验局部反应的硬结或红晕平均直径总和的比值(以下简称“平均直径总和比值”)应为1.0±0.2;等电点应为3.5~5.3,分子量应为(23±2.0)kDa(1kD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50.0μg/ml,纯度(电泳法)应不低于95.0%。(2)EC成品储存稳定性研究:成品分别储存于37℃和2~8℃,分别观察0~28d和0~36个月,37℃保存0、7、14、21、28d时、2~8℃保存0、3、6、9、12、18、24、36个月时取样进行鉴别试验、效价检测,以及pH值、苯酚含量等检测,其中鉴别试验方法及检测结果判定如“EC原液”。效价检测为结核分枝杆菌活菌致敏后4只豚鼠分别皮内注射EC成品及参考品,观察测量方法及平均直径总和比值判定如“EC原液”,pH值应为6.8~7.4,苯酚含量应不高于3.0g/L。(3)EC成品使用稳定性研究:成品开启后分别放置于温度(25±2)℃、湿度(60±5)%和温度(40±2)℃、湿度(75±5)%两种条件考察使用过程的稳定性,观察时间为0~50min,分别于0、10、20、30、40、50min取样进行鉴别试验、效价检测,以及p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等检测,试验方法和检测结果判定如“EC成品”,其中渗透压摩尔浓度应为(280.0±68.0)mOsmol/kg。依据定期取样检测结果是否符合EC质量标准来判断产品稳定性,并为制定EC原液、成品有效期和成品使用时的有效时间提供依据。 结果 (1)EC原液-70℃观察0~36个月,在各研究时间点,致敏效应试验均表现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动物反应无差异;鉴别试验结果为EC原液皮肤试验呈阴性,而TB-PPD皮肤试验呈阳性;效价检测结果为不同稀释度的EC原液与参考品皮肤试验的平均直径总和比值为0.9~1.1;等电点为3.7~5.2;分子量为(23.2~24.2)kDa;蛋白质含量为(501.6~616.7)μg/ml,纯度(电泳法)均为100.0%。(2)EC成品稳定性研究:在各研究时间点,鉴别试验结果为EC成品皮肤试验呈阴性,而TB-PPD皮肤试验呈阳性;效价检测结果显示EC成品与参考品皮肤试验的平均直径总和比值为0.9~1.0;pH值为7.1~7.4、苯酚含量为(2.6~2.9)g/L。(3)EC成品使用稳定性研究结果:在各研究时间点,鉴别试验结果均为EC成品皮肤试验呈阴性,而TB-PPD皮肤试验呈阳性;效价检测结果显示EC成品与参考品皮肤试验的平均直径总和比值均为1.0;pH值为7.1~7.2;渗透压摩尔浓度为(302.4~307.4)mOsmol/kg。 结论 EC原液-70℃储存36个月质量稳定;成品37℃储存28 d、2~8℃储存36个月质量稳定;成品在开启后50min内使用,质量稳定。
不同时点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对重症医学科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比较
(编号166)【
0
票】
不同时点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对重症医学科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时点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重症医学科(ICU)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以期为实际临床工作中合理选用 SOFA 评分指标提供一定的研究证据。方法 从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中选择住院时间> 72 h 的成年 ICU 患者,提取其基本信息与相关检验指标并计算不同时点 SOFA 评分,以院内死亡为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不同时点 SOFA 评分与院内死亡的关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各指标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共有 11 968 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男性患者占 56.15%,平均年龄为(64.75±16.63)岁,院内病死率为10.41%(1246/11 968)。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时点SOFA 评分均与院内死亡密切相关(P 均< 0.0001),ROC 曲线分析显示不同时点 SOFA 评分预测院内死亡的能力存在差异,以 T72 最高(AUC=0.7246,95%CI:0.7101~0.7391)。结论 对于住院时间>72 h 的成年 ICU 患者,入院后 72 h 的 SOFA 评分可能具有更好的预后预测价值。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研究
(编号168)【
0
票】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评价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6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3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34例患者均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52例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34例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48例患者不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134例患者中,男69例(51.5%),女65例(48.5%),年龄范围为35~62岁,平均年龄为48岁。阿比多尔组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均为6 d,对照组为4 d,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P=0.31)。3组患者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转阴中位时间均为治疗后7 d,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第7天病毒核酸转阴率为71.8%(28/39),阿比多尔组为82.6%(19/23),对照组为77.1%(2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 P=0.79)。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42.3%(22/52)]、阿比多尔组[35.3%(12/34)]和对照组[52.1%(25/48)]患者治疗后第7天影像学仍为进展表现(χ2=2.38, P=0.30)。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不良反应生率为17.3%(9/52),阿比多尔组为8.8%(3/34),对照组为8.3%(4/48),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3, P=0.33)。 结论 未发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具有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或缩短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作用,其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确认。
人参皂苷Rb2通过抑制自噬促进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
(编号171)【
0
票】
人参皂苷Rb2通过抑制自噬促进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2(Rb2)通过调节自噬信号通路ꎬ促进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 作用ꎮ 方法利用高脂喂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ꎬ观察Rb2 对实验小鼠体重和脂肪质量的影响ꎬ利用实时荧 光定量PCR 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印迹)检测脂肪组织自噬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ꎮ 利用自噬信号通路 激动剂雷帕霉素处理3T3 ̄L1 脂肪细胞和脂肪来源的基质血管组分ꎬ观察激活自噬对棕色化基因表达影响 及Rb2 干预后是否逆转雷帕霉素的作用ꎮ 结果Rb2 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重和脂肪质量ꎬ抑 制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Beclin ̄1 基因和Beclin ̄1 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 轻链3(LC3) ̄Ⅱ/ LC3 ̄Ⅰ的表 达ꎬ上调p62 蛋白的表达ꎬ提示Rb2 可能通过抑制自噬缓解肥胖ꎮ 进一步体外实验发现ꎬ雷帕霉素处理 3T3 ̄L1 脂肪细胞ꎬ激活自噬并抑制棕色化基因表达ꎬRb2 部分拮抗雷帕霉素对白色脂肪自噬的激活和棕色 化的抑制作用ꎮ 结论Rb2 可以减轻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体重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肪组织自噬信 号通路、上调棕色化相关基因表达有关ꎮ
一种新的靶向CD19抗原的三特异性T细胞 衔接器的制备及其抗白血病作用研究
(编号173)【
0
票】
一种新的靶向CD19抗原的三特异性T细胞 衔接器的制备及其抗白血病作用研究
目的 制备一种新的靶向CD19的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融合蛋白(19TriTE),研究其对CD19阳性血液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19TriTE表达质粒,并通过真核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该融合蛋白。体外实验验证19TriTE对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作用及介导T细胞发挥对CD19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结果 ①成功构建19TriTE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并通过真核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②19TriTE可以特异性结合T细胞和Nalm6细胞,与T细胞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9.21 nmol/L,与Nalm6细胞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1.67 nmol/L。③2 nmol/L浓度的19TriTE与T细胞及Nalm6细胞共培养时,T细胞中CD69阳性表达率为35.4%,CD25阳性表达率为49.8%,较 对照组显著升高。④19TriTE在浓度为1 nmol/L时即可显著促进T细胞增殖,第12天时,T细胞绝对计数由初始1×10 6 扩增至7.4×10 7 ,增殖74倍。⑤19TriTE融合蛋白能明显介导T细胞杀伤CD19阳性靶细胞且与剂量呈正相关,浓度为10 nmol/L时,靶细胞裂解率达50%。⑥脱颗粒实验验证,CD19阳性靶细胞存在时,19TriTE可以显著激活T细胞且与剂量呈正相关。⑦将19TriTE融合蛋白分别与过表达RFP及Luciferase 基因的靶细胞及 T 细胞共培养,19TriTE 能够介导 T 细胞杀伤 CD19 阳性的靶细胞。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及表达19TriTE融合蛋白,体外实验验证其可以有效活化T细胞,并促进T细胞增殖。同时,能够结合CD19阳性靶细胞和T细胞,促进T细胞发挥体外抗白血病作用,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阿利西尤单抗与依折麦布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ODYSSEY EAST研究中国地区亚组分析
(编号174)【
0
票】
阿利西尤单抗与依折麦布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ODYSSEY EAST研究中国地区亚组分析
目的 在已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心血管高危的中国患者中,比较阿利西尤单抗[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与依折麦布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ODYSSEY EAST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其中中国亚组包含456例已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心血管高危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组,其中阿利西尤单抗组患者接受阿利西尤单抗皮下注射75 mg每2周1次(Q2W),若第8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1.81 mmol/L,则在第12周上调阿利西尤单抗剂量至150 mg Q2W;依折麦布组患者接受依折麦布 10 mg/d 口服治疗,治疗持续 24 周。主要疗效指标为LDL C第24周较基线的变化百分比。关键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第12和24周 LDL C(12周)及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 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非HDL C、空腹甘油三酯较基线的变化百分比,和第 24周达到 LDL C<1.81 mmol/L 的患者比例。同时在治疗期间评价治疗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456例中国患者年龄(59.5±10.9)岁,男性 341例(74.8%),阿利西尤单抗组 303例(66.4%),依折麦布组 153(33.5%),2组间人口学、临床特征和血脂指标各项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12和24周,阿利西尤单抗降低LDL C的幅度均大于依折麦布,较基线变化百分比的均值差分别为(-35.2±2.2)%和(-36.9±2.5)%(P 均<0.001)。第12周,阿利西尤单抗组 Lp(a)、Apo B、总胆固醇和非 HDL C 较基线的降幅比依折麦布组更显著,2组变化百分比的均值差分别为(-40.3±2.8)%,(-27.7±1.8)%,(-19.6±1.5)%和(-27.7±1.9)%(P 均<0.001)。第 24 周,阿利西尤单抗组达到 LDL C<1.81 mmol/L(85.3% 比 42.2%)和<1.42 mmol/L(70.5% 比 17.0%)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依折麦布组(P均<0.001);且Lp(a)、ApoB、总胆固醇和非HDL C较基线的降幅也更为显著,2组变化百分比的均值差分别为(-37.2±2.8)%、(-29.1±2.0)%、(-21.6±1.6)%和(-29.6±2.2)%(P 均<0.001)。治疗期间阿利西尤单抗组和依折麦布组发生不良事件患的者比例接近[73.8%(223/302例)比71.2%(109/153例)]。结论 在已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心血管高危的中国患者中,阿利西尤单抗降低LDL C的疗效显著优于依折麦布,且研究观察期间两种治疗的总体安全性良好。
中国心房颤动介入治疗现况与质量分析
(编号175)【
0
票】
中国心房颤动介入治疗现况与质量分析
目的 描述我国心房颤动(房颤)介入治疗的现况并对医疗质量开展分析。方法 在全国7大区域中分别选取1~3家区域医学中心,按比例随机抽取各中心2017年全年行房颤介入治疗(导管消融术及左心耳封堵术)的住院病历,收集CHA2DS2‐VASc评分记录、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是否符合左心耳封堵术适应证等情况,并分析当次住院期间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结果 17家中心2017年共行房颤导管消融术10 800例、左心耳封堵术447例。10/17中心房颤导管消融手术量<500 例,7/17 中心左心耳封堵手术量<20 例。共抽取行导管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病历 1 347 和160份。15.8%(238/1 505)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病历中记录了CHA2DS2‐VASc评分。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抗凝率为98.6%(1 328/1 347),16/17的中心抗凝率高于90%;导管消融术的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9%(12/1 347)和0.4%(5/1 347);导管消融手术量<500例的中心并发症以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量≥500 例的中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413)比 1.1%(10/934),P>0.05;0.5%(2/413)比0.3%(3/934),P>0.05]。左心耳封堵适应证符合率为81.3%(130/160),其中手术量≥20例的中心符合率高于手术量<20例的中心[84.8%(106/125)比 68.6%(24/35),P<0.05];左心耳封堵术的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1%(5/160)和 1.9%(3/160),左心耳封堵手术量<20例的中心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手术量≥20例的中心[8.6%(3/35)比1.6%(2/125),P<0.0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2/35)比 0.8%(1/125),P>0.05]。结论 我国房颤介入治疗总体规范且安全,并发症总体发生率较低、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比例高、左心耳封堵术适应证符合率总体尚可,但上述指标在不同中心差异大。
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号177)【
0
票】
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的相关性。方法 构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职工体检队列,2012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29日期间,选取3 479例无NAFLD的医院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测收集基线资料。2013年2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间,每年体检时进行随访,共随访6年。以血尿酸水平作为观察指标并按照四分位数分为A、B、C、D四组,分别计算总体人群及不同性别四组间NAFLD 累积发病率。以是否发生NAFLD作为结局指标,尿酸四组为观察指标,年龄、体质指数、高血脂、高血 糖、高血压、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为混杂因素,构建4个Cox回归分析模型,探索不同血尿酸水平 分组与NAFLD之间的关系。按性别进行分层,构建3个Cox回归分析模型,探讨不同性别间血尿酸水 平分组与NAFLD之间的关系。结果 四组NAFLD 6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2%、3.1%、4.9%、12%(χ²= 114.710,P<0.05),其中女性职工A、B、C、D四组6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0%、2.9%、4.1%、10.9%(χ²=71.241,P<0.05)。B、C、D 三组的 NAFLD 的发病风险是 A 组的 2.04(1.01~4.11)、 2.24(1.13~4.44)、 3.89(1.94~7.80)倍(均P<0.05);女性职工中,B、C、D三组的NAFLD的发病风险是A组的2.21(1.02~4.77)、2.39(1.10~5.19)、4.49(1.99~10.15)倍(均 P<0.05)。结论 随着血尿酸水平增高,体检人群NAFLD发病风险增高,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女性中。
良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影响———大庆糖尿病预防23年随访研究
(编号180)【
0
票】
良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影响———大庆糖尿病预防23年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良性肥胖对2 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等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1986 年纳入大庆市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的糖耐量正常者519 名和新诊断2 型糖尿病者630 例ꎬ之 后评估23 年随访的长期临床结局ꎮ 良性肥胖即超重肥胖而无代谢异常(定义为无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 血症)ꎮ 最终纳入682 例受试者(糖耐量正常者350 名和新诊断2 型糖尿病者332 例)ꎬ根据基线状态分为 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211 例)、超重肥胖无代谢异常组(58 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组(81 例)、超重肥胖 伴2 型糖尿病组(109 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和2 型糖尿病组(223 例)ꎮ 比较各组2 型糖尿病、心血管事 件和死亡发病率ꎮ 结果23 年后随访ꎬ超重肥胖无代谢异常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病风险与正常体重无 代谢异常组相比无差异ꎬ但是其2 型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的2 倍(24.1%、12.5/1 000 人 年对10.9%、5.2/1 000 人年ꎬ P =0.01)ꎮ 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史的影响后ꎬ这种差别依 然存在[风险比(HR)= 2.42ꎬ95%CI 1.24~4.74ꎬ P = 0.01]ꎮ 超重肥胖伴高血压组、超重肥胖伴2 型糖尿病 组及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和2 型糖尿病组的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病风险均高于正常体重无代 谢异常组ꎬ并依次递增(P<0.05)ꎮ 结论良性肥胖人群长期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与正常组无差异ꎬ但其2 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ꎮ 肥胖合并其他代谢紊乱人群的2 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病风险增 加更甚ꎮ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
(编号187)【
0
票】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胰岛素治疗方案与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在广东省16个中心开展的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胰岛素治疗方案分为强化治疗[包括胰岛素泵(R1)、基础胰岛素联合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每日多次治疗(R2)]和非强化治疗(R3)。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比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达标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选择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1 421例1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分析,患者的中位年龄27.8(19.4,38.3)岁,中位病程为3.3(0.5,7.1)年。R1、R2、R3组分别为175例(12.3%),504例(35.5%),742例(52.2%)。R1、R2、R3组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0(6.8,9.3)%、8.9(7.1,11.8)%、9.2(7.5,11.4)%,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不同治疗方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1、R2、R3组糖化血红蛋白的总体达标率分别为32.3%、21.1%、17.8%(P=0.002)。年龄较大(OR=1.01,95%CI:1.00~1.02,P=0.027)、家庭人均年收入>3万元(OR=1.45,95%CI:1.10~1.91,P=0.009)、自身教育程度较高(大学及以上)(OR=1.56,95%CI:1.16~2.09,P=0.003)是成人患者选择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相关因素。 结论 广东省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亟待规范,选择强化治疗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非强化患者,规范患者治疗方案、加强患者的糖尿病教育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
miR-200c在腹膜透析流出液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编号191)【
0
票】
miR-200c在腹膜透析流出液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检测腹膜透析(PD)患者PD流出液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细胞转换(EMT)的分子标志物蛋白及miR-200c的表达,初步探讨miR-200c与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EMT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PD患者28例,将其分为新开管组(12例)和PD ≥ 6个月组(16例),分离培养并鉴定2组患者PD流出液细胞;通过实时定量荧光(Realtime)PCR检测流出液细胞中miR-200c的表达;利用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流出液细胞中E-钙黏素(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蛋白(Collagen)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PD流出液细胞经鉴定为HPMCs,不同透析龄患者流出液细胞存在形态学改变。新开管组流出液HPMCs中miR-200c相对表达量为(7.55±0.34),PD ≥ 6个月组流出液HPMCs中miR-200c的相对表达量为(1.7±1.1),较新开管组明显下降(P<0.01);PD ≥ 6个月组患者流出液HPMCs中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新开管组(P<0.05),而在PD ≥ 6个月组流出液HPMCs中Vimentin、Col-1及F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新开管组(P<0.05)。结论 PD患者腹透流出液细胞经证实为HPMCs,并表达miR-200c;随PD时间延长,miR-200c表达显著降低并同时伴有EMT发生,提示miR-200c与HPMCs的EMT相关,并可能参与了HPMCs的EMT的调控。
Systematic Discovery and Pathway Analyses of Metabolic Disturbance in COVID-19
(编号200)【
0
票】
Systematic Discovery and Pathway Analyses of Metabolic Disturbance in COVID-19
Background: The ongoing globa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ndemic is posing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threat to nations worldwide.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and host immune responses will facilitate the discovery of therapeutic targets and better management of infected patients. Metabolomics technology can provide an unbiased tool to explore metabolic perturbation. Methods: Twenty-six healthy controls and 50 COVID-19 patients with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symptoms in the Fif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2 to February 16, 2020 were recruited into the study. Fasting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subject to metabolomics analysi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etabolite abundance was measured by peak area and was log-transformed befor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different expression analysis, and metabolic pathway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using R package. Co-regulated metabolite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clinical indice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 and 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The potential metabolite biomarkers were analyzed using a random forest model. Results: We uncovered over 100 metabolites that were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disease and many of them correlated with disease severity. Sets of highly correlated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clinical indices were presented. Further analyses linked the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with biochemical reactions, metabolic pathways, and biomedical MeSH terms, offering contextual insights into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host responses. Finally, a panel of metabolites was discovered to be able to discriminate COVID-19 patients from healthy controls, and also another list for mild against more severe cases. Our findings showed that in COVID-19 patients, citrate cycle, sphingosine 1-phosphate in sphingolipid metabolism, and steroid hormone biosynthesis were downregulated, while purine metabolism and tryptophan metabolism were disturbed. Conclusion: This study discovered key metabolites as well as their related biological and medical concepts pertaining to COVID-19 pathogenesis and host immune response, which will facilitate the selection of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prognosis and discovery of therapeutic targ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