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检测CYP2C19基因型精准指导下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抗血小板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即时检测CYP2C19基因型的精准指导下,不同双重抗血小板方案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终点盲法设计。连续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及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HR⁃NICE患者,对所有患者无创刮取颊黏膜行即时检测,筛选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CYP2C19 * 2和CYP2C19 * 3的携带者,携带1个功能缺失等位基因为CYP2C19中代谢,携带2个功能缺失等位基因为CYP2C19慢代谢,使用全自动医用PCR分析仪进行即时检测CYP2C19基因型,将检测周转时间缩短至1 h。将CYP2C19基因型为中慢代谢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氯吡格雷75 mg,1次/d)、替格瑞洛组(替格瑞洛90 mg,2次/d)和强化剂量组(氯吡格雷150 mg,1次/d),分别联合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双重抗血小板治疗21 d。收集3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分型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等情况。主要疗效结局为90 d内新发卒中,主要安全结局为90 d内严重或中度出血。结果 共纳入716例HR⁃NICE患者,常规治疗组240例、替格瑞洛组240例、强化剂量组236例,3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90 d 新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组 26 例(10.8%),替格瑞洛组 11 例(4.6%),强化剂量组4例(1.7%),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19.28,P<0.05)。其中常规治疗组与替格瑞洛组(χ 2 =6.59,P=0.010)、常规治疗组与强化剂量组(χ 2 =16.8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替格瑞洛组与强化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中重度出血患者常规治疗组1例(0.4%),替格瑞洛组6例(2.5%),强化剂量组0例,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7.23,P<0.05),其中替格瑞洛组与强化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CYP2C19基因检测为中代谢的患者中,90 d卒中复发者常规治疗组 13例(13/158,8.2%),替格瑞洛组 4例(4/153,2.6%),强化剂量组 0例(0/15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16.04,P<0.001),其中强化剂量组与常规治疗组(χ 2 =13.6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剂量组与替格瑞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化剂量组90 d卒中复发患者中,CYP2C19中代谢0例(0/159),CYP2C19慢代谢4例(4/7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在常规剂量组和替格瑞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即时检测筛选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携带者,可快速精准指导非心源性HR⁃NICE的抗血小板治疗。强化氯吡格雷剂量(150 mg,1次/d)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卒中复发及出血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且CYP2C19中代谢者可能为强化氯吡格雷剂量的最佳获益人群。